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中国早期农业村落的样本(考古中国)

发布时间:2025-05-13 21:41:21 来源: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6

下汤遗址出土的中国早期文物。仲召兵供图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农业下汤遗址所在地。村落近1万年前,本考居住于此地的古中国先民们种稻、建房、中国早期烧陶,农业袅袅炊烟升腾人间烟火气。村落

  全新世来临之际,本考全球气候变暖,古中国世界主要农业中心开始形成。中国早期东亚出现了以长江、农业黄河为中心的村落农业社会,并且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本考雏形,开启中华万年文化史的古中国新篇章。下汤遗址就是这一篇章的重要一页。

  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实证

  下汤遗址四面环山,东西邻水,南面约2公里为灵江。遗址坐落在盆地中央的一处台地上,高出周边农田1至2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84年,198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勘探。2018年考古发掘。2022年,下汤遗址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课题,发掘持续至今,累计发掘面积2250平方米。

  下汤遗址包含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4个阶段,纵贯新石器时代的始终,前后延续5000多年。这样的史前遗址在全国具有唯一性,是中华万年文化史独立起源、连续发展的重要实证,也树立了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标杆。

  长江流域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上山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农业起源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与物理研究所吕厚远团队对上山文化遗址群的野生稻进行采样、研究,揭示出一段长达10万年的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连续演化史,上山文化遗址群内早在10万年前便已存在野生稻分布,距今2.4万年左右开始利用野生稻,距今1.3万年左右开始栽培,距今1.1万年左右出现驯化稻。

  下汤遗址生土层中发现了距今1.5万—3万年的野生稻,在上山文化时期地层中发现了较多的水稻遗存,据统计,驯化稻的比率高达75%。下汤遗址经历了从稻作农业起源阶段到新石器晚期农业高度发达的整个发展历程,为研究稻作农业起源全过程提供了重要实证。

  下汤遗址的袅袅炊烟

  早期农业社会的村落样貌是怎样的?下汤遗址的发掘提供了样本。

  下汤遗址中西部为相对独立的中心台地,总体上呈现中心台地—外围人工土台—环壕的三重聚落结构。

  具体来说,中心台地上发现上山文化中期房址4座,食物加工场遗迹1处,沟渠、沟槽、道路各1条。房址分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圆形房址采用挖槽栽柱的方式,长方形房址为基槽式地面建筑。食物加工场遗迹内发现了多处集中放置的石磨盘。房址与食物加工场遗迹侧畔的沟渠,让我们可以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升起的场景。

  上山文化晚期,中心台地演变为红烧土“广场”,广场上发现器物坑20余座。器物坑是上山文化最为重要的现象之一,下汤遗址是目前出土器物坑数量最多的上山文化遗址。下汤遗址出土的器物多集中、成组分布,少有打破现象,推测其功能可能与丧葬行为有关,或许为特殊形式的墓葬。

  外围人工土台一般用纯净的黄褐色黏土堆筑而成,大多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土台上目前已揭露房址2处、灰坑23座、器物坑28座、高等级墓葬3座。墓葬的墓坑呈长方形,东西向或南北向。随葬陶器较多,均在20件以上,主要有平底罐、圈足罐、大口盆等,有的墓葬还随葬石器。从随葬品的数量看,等级较高,说明在稻作农业经济的支撑下,距今9000年左右,上山文化社会较早地出现了社会分化。

  环壕宽约10米、深约2米,壕沟内出土大量陶片、石制品、动物骨骼和植物遗存。壕沟内侧沿岸和沟底分布较多的坑,初步判断为食物加工或储藏的设施。

  专家认为,下汤遗址是目前我国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聚落要素最为完备、结构最为清晰、内涵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为进行我国南方早期稻作农业社会与北方早期旱作农业社会的比较提供了重要的样本。

  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遗址,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各社会单元围绕中心广场的向心式聚落结构,据此可以推演当时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然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我们还不得而知。下汤遗址揭示了距今9000年左右上山文化时期,众多人工土台围绕中心台地有序分布的聚落形态及其动态发展过程。外围人工土台上分布有房址、器物坑、储藏坑、食物加工设施、高等级墓葬等遗迹,各土台可能对应基本的社会单元,这样的聚落布局无疑是早期农业社会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的表征。

  下汤遗址升起的炊烟,意味着农业革命的完成,象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目前所揭露的只是聚落的一角,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更清晰地描绘当时的图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2日 07 版)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对上海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等产品进行相关了解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联系热线:020-123456789

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admin@aa.com

020-123456789


友情链接: 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 带火了这座城  话剧《北京人》——京剧身段怎样演绎话剧经典  深蹲系列之蒙城:老牌“养牛示范县”如何抢抓“新风口”  我们问了13个大学生:为什么要讲脱口秀  古澜轩秀、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  赶全国非遗“大集”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  5个品种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  一个人的赏花是春游,一群人的赏花是经济  第三届浙江音乐学院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 10场演出免费向公众开放  “转角遇见美” 杭州构建29个街头演艺示范点  版权文化校园行活动举行  AI时空映画|花开中国 春满山河  全国所有省份已将职工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文化中国行·一线讲述】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  景龙门:北宋绚烂余晖的见证  国家医保局: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去码头整点薯条  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  安徽乡村振兴网将举办首场特色乡村市集活动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  安徽集成举措促夏粮迎丰收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  安徽产业援疆为和田皮山“造血”  两会声音  《哪吒之魔童闹海》:从票房神话看文化出海的流量密码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读懂写在中华大地上的运河史诗  游泳受伤 农庄赔偿2万元  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 带火了这座城  投身江淮大地,书写强农兴农大文章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  “颍上村嫂”凝聚社会治理“她”力量  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  河南武陟: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  满目春色 处处欢歌  景龙门:北宋绚烂余晖的见证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中国“文物医生”在海外 妙手匠心帮助修复世界文化遗产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不添加”“零添加”  千年桃乡焕发新生机 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幕  《哪吒之魔童闹海》:从票房神话看文化出海的流量密码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亮相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江湖共振” 

copyright @ 2016 上海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o., Ltd. Sichuan ICP No. 06017347-1